3月21日,省歌舞劇院隴原“紅色文藝輕騎兵”為秦安葉堡鎮王溝村和武莊村的父老鄉親們送去了歡歌笑語,精彩紛呈的文藝節目,讓鄉親們喝彩不停、交口稱贊。隨著在武莊村演出的最后一個節目《花開盛世》悠揚悅耳且歡快喜慶的音樂響起,省歌舞劇院2018年“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暨隴原“紅色文藝輕騎兵”走進秦安縣連續17天的惠民演出,在村民們陣陣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受到了當地鄉親們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認可,更加堅定了演員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信心和決心。
省歌舞劇院隴原“紅色文藝輕騎兵” 惠民演出小分隊于3月7日從蓮花鎮袁山村開始,分兩批相繼赴中山鎮、郭嘉鎮、云山鎮、葉堡鎮五個鄉鎮三十個村組,共演出30場,觀看群眾達兩萬余人。此次惠民演出不同于一般的送戲下鄉,來到的都是較偏遠的貧困村莊,每到一處,隊員們顧不上抖落身上的塵土,一下車就開始卸車、安裝音響設備,演員們以地為臺,以天為幕,拉上橫幅和噴繪背景,一場演出就開始了,有時一天上午、中午、下午必須趕赴三個行政村演出三場,雖然舞臺簡單,但演員們的準備卻很充分,歌曲、舞蹈、器樂,節目個個都很精彩,演出現場,掌聲陣陣,叫好連連。演出小分隊每天在晨霧中出發,上午迎著瑟瑟寒風,下午頂著炎炎烈日,傍晚追逐著落日余暉,為廣大父老鄉親帶去歡樂,送去溫暖。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家喻戶曉、落地生根。隊員們扎根生活沃土,以文藝工作者的使命擔當,踐行著新時代烏蘭牧騎精神,感冒、發燒、腹瀉、路險、泥濘、勞累根本擋不住前進的步伐,這就是時刻在路上,永遠不停歇的省歌舞劇院隴原“紅色文藝輕騎兵”!
為保證惠民演出活動組織有序,省歌舞劇院克服一切困難,專門拿出經費、組織隊伍、編創節目,要求小分隊黨員發揮戰斗堡壘作用,要始終把樹好文藝工作者形象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在最后一場演出結束時,大家感切頗深地說:“我們是一名演員,更是一名“紅色文藝輕騎兵”戰士,能夠與村民們如此親切的面對面在一起,讓我們體會到人民離不開藝術,藝術更需要人民的真諦,30場演出我們和相親們拉近了距離,加深了情感,當鄉親們說,你們一定還要來啊!更是讓我們由衷的感到欣喜和親切。開展做新時代“紅色文藝輕騎兵”主題活動,既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文藝工作的關懷,也是對文藝工作者的關愛,更是對基層群眾文化需求的關心。盡管每場演出路程都很艱辛,但是看到可親可敬的父老鄉親們這么的開心,我們覺得這才是一個文藝工作者應該有的追求,這里才是我們真正的舞臺。”
此次省歌舞劇院2018年“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暨隴原“紅色文藝輕騎兵”在秦安縣的惠民演出,用多彩的文藝形式向父老鄉親傳遞黨的聲音,讓基層的人民群眾學習了黨的十九大精神,感受到了黨的關懷,受到了文化的洗禮,堅定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繼續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的信心和決心。我們堅信,省歌舞劇院全體演職人員一定會憑借著過硬的藝術素養和敬業精神,牢牢把握為人民群眾服務的藝術發展方向,帶著春天的氣息,跨馬揚鞭馳騁在廣褒的隴原大地上!(圖文由甘肅省歌舞劇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