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略帶涼意的天氣絲毫不影響觀眾看秦腔的熱情,10月4日的漢唐街民俗文化廣場依舊秦韻飛揚、人潮擁擠,戲臺上活靈活現的情景再現贏得了臺下觀眾的陣陣喝彩,大家盡享傳統藝術帶來的歡快和舒暢。
當天午場是折子戲專場演出,《扈家莊》《看女》《白蛇傳》《盤腸大戰》依次上演,凸顯了旦角、丑角、武生等行當的特色,現場觀眾掌聲連連,大呼“高水平,過足戲癮”。
會寧縣會師鎮桃花山社區農民 何小軍:說實在話,平時我們看不上這么好的秦腔,希望以后多多演出。
甘肅路大路食品集團公司靜寧農畜有限責任公司銷售經理 代金龍:我是靜寧人,專門來參加會寧這個活動的,發現會寧人民對秦腔特別喜愛,也發現會寧近幾年發展特別好,變化很大,祝我們會寧人民紅紅火火,也希望靜寧和會寧兩縣頻繁交流,促進經濟發展,讓我們老百姓的生活過得更加幸福。
夜場演出的是秦腔傳統戲《玉堂春》,該劇主要講述了明代禮部尚書的三公子王景龍,與京城煙花名妓蘇三有情,因落難得蘇三贈銀上京應試,隨后蘇三蒙冤被定死罪,王景龍應試高中八府巡按,調玉堂春一案復審,冤案始明,蘇三與王景龍遂得團圓。其中《蘇三起解》《三堂會審》常單折演出,廣為流行。演出中,甘肅演藝集團秦腔藝術劇院的藝術家們紛紛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登臺演出,讓鄉親們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高水平的文藝演出,過足戲癮,同時,在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中陶冶性情、歡度國慶。
會寧縣老君坡鎮窎岔村村民 王立斌:看了今天的戲,確實有教育意義。《玉堂春》這部戲反映了正義與邪惡、奸詐的斗爭,以后遇事要有堅持,對于我們農民來說,首先要有信心,才能改變生活,過上好日子。
會寧縣土門峴鎮楊峴村村民 安幸怡:甘肅演藝集團秦腔藝術劇院來我們會寧演出,感覺特別好,我家里的老人都特別喜歡看,都感覺特別好,這幾天都一直在看。
(會寧融媒記者 李曉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