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的盛典,人民的節日”。6月15日晚19點30分,甘肅秦腔藝術劇院選送劇目《火焰駒》在西安易俗大劇院火爆上演,圓滿完成第九屆中國秦腔藝術節“出征”任務。本次演出由甘肅演藝集團黨委副書記、監事會主席、藝術總監龍富國帶隊,甘肅秦腔藝術劇院主要演職人員一行100余人,為戲迷奉上了一場高水平的秦腔藝術視聽盛宴。
《火焰駒》又名《賣水記》,是秦腔傳統名劇。主要講述了宋時,番邦北狄王造反,李彥榮奉命掛帥出征。朝中奸臣王強與兵部尚書李綬(李彥榮之父)不和,誣告李彥榮投敵,朝廷遂將李綬下入天牢,李家被滿門抄封,家人被趕出京城。李綬次子彥貴危難之中向居住在蘇州的岳父黃璋求援,黃璋卻冷目相向,悔婚退親。彥貴在無奈之中,靠沿街賣水度日,侍奉老母。一日,彥貴賣水被未婚妻黃桂英之丫環蕓香看見,蕓香引其與桂英相會,并約好夜晚在花園贈金。豈料三人舉動被家人王良發現,王將此事密告黃璋,黃璋命王良殺死蕓香,栽贓于彥貴,預知彥貴于死地。蘇州知府受賄,將彥貴判處死刑,秋后待決。李家連遭危難之事被販馬義士艾謙知曉,艾謙乘火焰駒日夜兼程,入番報信。彥榮領兵歸劫殺場,救出彥貴,合家團圓的故事。
此次演出由第26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蘇鳳麗挑梁主演。37度的高溫仍然沒有阻擋住秦腔戲迷的熱情,開演前劇院門口仍有不少沒有搶到票的戲迷焦急的咨詢票務情況,劇院內更是人頭攢動,座無虛席。觀演時,觀眾席不時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叫好的喝彩聲。為精益求精,呈現經典,甘肅秦腔藝術劇院數日前就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排練,不僅嚴格要求劇院參演人員再次精雕細琢,打磨每一個眼神、每一句唱腔、每一個身段,同時邀請甘肅演藝集團歌舞劇院、京劇院、省隴劇院的多位行業藝術家進行指導和參演,力求從舞美、道具、演出等細節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秦腔的美妙。
一位現場觀眾表示,雖然戲曲是古老的,但藝術不是。每一次看這些經典劇目,每一次都有不一樣的感受,演員用自己的職業素養,通過對劇中人物的塑造、改良和打磨,讓我們能夠感受到主人公鮮活的生命力,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也希望能通過藝術節的舉辦,讓老百姓更直觀的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另有觀眾說,自己是秦腔老戲迷了,之前看過蘇鳳麗演的《鎖麟囊》場場爆滿,所以今天特地趕來看這場《火焰駒》,對今天的演出也是充滿期待,并表示甘肅的秦腔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感受,感覺文化底蘊更深,更能讓觀眾產生代入感。
秦腔藝術歷史悠久而厚重,甘肅秦腔更是多彩而獨特。近年來,在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思想指引下,甘肅秦腔藝術劇院抓住對傳統文化大力扶持的機遇期,主動增強省級院團責任意識,自覺承擔新時期文藝工作者的使命任務,以檢閱和總結近年來秦腔藝術的發展成就為指導,以向廣大秦腔戲迷奉獻高水準、高品位的精品劇目為目的,以推動秦腔事業守正創新、薪火相傳為責任,多次在中國秦腔藝術節這場“秦腔的盛會”上取得不俗成績和觀眾認可,劇院也將以此為契機,繼續深挖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做好時代性和人民性的結合、講好中國故事,不斷展現秦腔生命力,不忘初心,以戲化人。